首页 / 杂文小记

唐诗《江雪》字字直击人内心

阅读  341 评论  0     55
唐诗《江雪》字字直击人内心

   唐诗《江雪》字字直击人内心
   梁卫山
  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脚步匆匆,难得静下心来去读一读古人留下的经典古诗词。而有很多人在工作之后就将读书时代背诵过的诗词又“还给了老师”,这样在夜深人静时发现自己孤寂的心儿无处安放。可古诗词就像是一杯醇香的美酒,只有坚持去品味,慢慢去品尝,才能真正品尝到它的香、它的美、它的回味无穷。当你静下心来去反复品读一首古诗词时,你就会发现,古诗词是特别的、不一样的,不仅承载着诗人的心情,而且字句之中有诗人的风骨,就像唐代柳宗元的《江雪》,虽只有短短的20字,但字字直击人的内心。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 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他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理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等等。
  《江雪》: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的这首《江雪》诗,全篇仅仅二十个字,却完整地为读者描绘出一幅静寂寒冷的画面。那么多的山,却没有一只鸟的踪影,那么多的路,也没有发现哪怕一个人的踪迹。天地间似乎只剩下了雪,到处是白茫茫一片。唯有一只小船孤零零地停在那里,载着身披蓑笠的老翁垂钓。天气十分地寒冷,鱼儿也冷得不愿出来,但是老翁却不肯回去,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要坚持做自己想做的事,在风雪中站成应有的模样。
  柳宗元的山水诗有一个特点,就是善于把主人公所在的地方刻画成一个孤僻渺远的世界,感觉在人世间寻不到这样的地方,这首诗也不例外。其实,人间确实没有这样的地方,这些地方全都是柳宗元幻想出来的。柳宗元写的这样的地方越好,就越反映出柳宗元对现实世界有诸多不满,就越凸显出他当时心境的孤寂。整个世界似乎都在背离他,所有身边的环境都于他不利,但是他却仍在执着地坚守。可以说,这是唐诗三百首中最孤独的一首诗了。
  柳宗元写的这样一个白色的世界确实很美。但是,如果你以为作者只是想用笔描绘出这样的画面,那么你就大错特错了。相反,他在刻画这个画面的时候用了特殊的技巧,以此来凸显他想要表达的东西。一般人写景,除了勾勒出周边环境的大致轮廓,会更侧重于对近处事物的细节描写,这样描写出的景物也会更加生动而形象。柳宗元在写江雪的时候却恰恰相反,他没有在细节事物的描写上废太多笔墨,反而用半首诗来写人物所处的背景。这个背景广大而阔,简单又凸出主题,用许多山来凸出没有鸟踪迹,用很多路来衬托无行人踪迹,把整首诗的背景框定在这样一个广大阔远的环境中。
  《江雪》如此一番铺垫之后,接着他给出了我们主人公,这个垂钓的老翁在白茫茫、广大阔远的环境中显得十分的突出,他是那么的清高和孤傲,是那样倔强地存在于天地之间。就这样,柳宗元想要表达的风骨就跃然于纸上了。当时,柳宗元参与了唐王朝的政治革新运动,但由于宫中一些有权势的宦官和被触及利益的保守势力联合起来反对,此次运动还是失败了,柳宗元也被贬谪到环境恶劣的永州。尽管人生的环境不幸落入一个很糟的境遇下,但是柳宗元还是不愿意放弃他心中的政治信仰,不愿意放弃他对国家和人民的热忱。正是在这样的心境下,柳宗元写出了江雪。他写出了他想表达的精神,同时这精神也鼓励和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现在,中国的娃娃们仍然在背这首诗,柳宗元的坚守和坚持也一直在他们心中。

 (55) 可点赞

杜甫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宋代(两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父亲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 早年随父住在汴京、洛阳,建中靖国元年(1101)18岁时与吏部侍郎赵挺之之子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夫妻志同道合,感情甚笃。靖康之难,李清照面对国破家亡的处境,于建炎二年(1128)避难至建康。次年,赵明诚病逝。李清照只身漂泊杭州、越州、金华一带,过着辗转无依的生活。最后在孤寂、抑郁之中了却残年。 李清照工书能文,兼通音律。她是第一位专门致力于抒情的女词人,把闺情词推向了一个新的艺术高峰,在词的发展史上有突出的地位,以词的成就最高,并有《词论》传世。在《词论》中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强调协律,崇尚典雅,讲求情致,代表了传统的婉约词派的观点。现存诗文和词集皆为后人所辑,现仅存的《漱玉词》就是后人辑佚而成。曾有《李易安集十二卷》和《漱玉集词》一卷等著作

鲁迅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本名周树人,曾用名周樟寿,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1]、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代表作有《呐喊》《彷徨》等。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评论列表 共有0条记录

  暂时没有评论,本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投稿,如有侵权或违规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发表评论重在参与,文明评论

随机推荐阅读文章读#AC4893

请等我长大 443
拥有忧伤,储藏忧伤 412
朋友对不起,原谅我一时忘记了你 407
一次有缘的邂逅 394
爱,有无法厮守的痛 411
内心的苦太多 391
不能离开我的视线 388
当等待成为痛苦 364
一份永久温存的美好 391
只是因为太年轻 388
每一次的别离 364
秋风里,秋叶片片飘零 345
我将何去何从 339
当我需要你的时候,你不在我身边 340
过去的我不再留念 341
闭上眼,我祈祷我不会再哭泣 339
多少的思念,就有多少泪 340
曾经的美好,一切都是过眼云烟 344
分开了这么多年 342
永远都不要忘记,岁月才是最伟大的神偷 340
阅读寄语: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拥有着同一个家园,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唤醒“绿色之心”,实施“绿色计划”,开展“绿色行动”,争做“绿色建设者”,创建“绿色新世纪”!世界环境日,保护环境,从此刻开始!
copmyright © 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 蜀ICP备180333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