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散文精选

我将何去何从

阅读  340 评论  0     55
我将何去何从

  这样的夜,很苍凉,如同那尘封多年的心!   今夜,又开始敲击一些琐碎的文字。这些文字,许,与你有关;又或许,与你无关;只是我喜欢的一个*。喜欢用文字来交*,喜欢,用文字来*自己无处安放的灵魂。   多少个无法安眠的深夜,我都是孤身一人,穿梭在这些虚无飘渺的文字里,迎接一个又一个的晨曦。   总会有那么几个人,总是问着相同的问题:有没有朋友?每次听到答案后,总会用一种诧异的眼神看我,接着:不会吧!不可能吧……其实我每一次回答都很认真。不是没人追,也不是没人要,更不是眼光高,要求多,而是没有感觉。不想随随便便的去爱,这样会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   有时候,当静下来时,也会觉得自己的执着很可笑。我究竟在执着些什么?宁缺勿滥,真有那么珍贵吗?那么多没有感觉的男*女,不都是这样走过来了吗?那么,轮到我为什么就不可以,不行?为什么就不能去恋爱?为什么要让自己活得这么辛苦,这么累?就像某人劝戒我:不要总是为别人想,有时候也要多为自己考虑考虑。   深深的夜,我带着些许的醉意,默默地仰望星空,用45的角度呼吸,呼吸这弥漫在天地间的气息。它,略带了一点沧桑的气息,又带着浓浓的苦涩……悠悠地一声叹息:这个时代的人啊!我们都怎么啦?心没了,肺*,连情也灭了,道德与底线,就更不知为何物?这也是一种病吗?是那种如毒瘤般的绝症吗?难道,就真的无药可救了,只能等着集体大灭亡吗?这样的我们,活着还剩下什么?   有没有发现,我们的眉心越来越窄了?有没有发现,我们的道德底线越来越模糊了?有没有发现,我们的情操越来越不值得一提了?有没有用心的去品味,那些脸上挂着,所谓的幸福的人,其实写着满满的疼痛!   有人说:爱走了就要学会忘记。这种痛苦的记忆,谁愿意铭记?感情的世界,只要真心付出过,谁都做不到从容面对,收放自如。除非是那些,为利益而捆绑,或是因为某种目的,那些畸形的,不纯的感情。   爱的世界,有时是真的很无奈。再深爱的人,再留恋的东西,需要放弃的时候,也必须得放弃。于是,才滋生了那么*伤的人!   归宿,是我一直守候的。在茫茫人海中,只想找一个能让自己心动的,甘心情愿去为他付出的人。也许,在别人的眼里看来,这样的我,很傻,很天真。是的,我是傻的,但我只想对得起自己的心,对得起自己的人生!   一直都这样等待着,安静地守候着自己的归宿,在文字里寄托淡淡的情感。即便,孤独到开出疼痛的花朵;即使,寂寞到结出绝望的果实;我也不允许自己随随便便地找个人去恋爱。   辗转反侧,彻夜难眠。我已疲惫。不是无病呻吟,亦不是矫情,更不是怨天尤人。回想,最近这跌跌撞撞,甚至对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样的惊心动魄,都始料不及,无从所知,更是让我陷入了一种步步惊心的情境。深陷孤军重围,得失不两全。再度问自己:我将何去何从?

 (55) 可点赞

杜甫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宋代(两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父亲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 早年随父住在汴京、洛阳,建中靖国元年(1101)18岁时与吏部侍郎赵挺之之子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夫妻志同道合,感情甚笃。靖康之难,李清照面对国破家亡的处境,于建炎二年(1128)避难至建康。次年,赵明诚病逝。李清照只身漂泊杭州、越州、金华一带,过着辗转无依的生活。最后在孤寂、抑郁之中了却残年。 李清照工书能文,兼通音律。她是第一位专门致力于抒情的女词人,把闺情词推向了一个新的艺术高峰,在词的发展史上有突出的地位,以词的成就最高,并有《词论》传世。在《词论》中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强调协律,崇尚典雅,讲求情致,代表了传统的婉约词派的观点。现存诗文和词集皆为后人所辑,现仅存的《漱玉词》就是后人辑佚而成。曾有《李易安集十二卷》和《漱玉集词》一卷等著作

鲁迅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本名周树人,曾用名周樟寿,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1]、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代表作有《呐喊》《彷徨》等。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评论列表 共有0条记录

  暂时没有评论,本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投稿,如有侵权或违规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发表评论重在参与,文明评论

copmyright © 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 蜀ICP备180333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