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两性情爱

做爱时为何“爱液”时多时少?

阅读  13312 评论  0     13287
做爱时为何“爱液”时多时少?
  “在与我丈夫做爱时‘爱液’特别多,有时因为‘爱液’多还会随着身体的活动发出咕唧咕唧的声音,我总是下意识地觉得丈夫一定很讨厌。而我最担心的问题是,丈夫会不会因为我的‘爱液’多,认为这个女人很淫荡。请问我为什么会这样,而这种‘爱液’是怎么产生的 ”
  “过去我和丈夫过性生活时,在不太兴奋的情况下我就开始润滑了,甚至可以说是湿漉漉的。可是生育后,‘爱液’的分泌基本停止了。请问这是为什么,我该怎么办?”
  “我今年42岁,已不再年轻。我和先生还有规律的性生活,但是这一两年我觉得我的分泌物明显减少,这使我在与先生亲热时感到干涩不适。这种情况是年龄造成的吗 听说在药店可以买到一种润滑剂,请问这种润滑剂对身体有害吗?”
  以上这些,都是女人们在问答咨询中经常提出的有关“爱液”的问题。爱液是怎么产生的 为什么有的女性多些而有的女性少些?如果女人的爱液多是否就意味着她是多情的,甚至是淫荡的?究竟是什么因素影响着爱液产生的多少?为什么有人在生育后爱液会减少?为什么随着女人年龄的增长,爱液也会逐渐减少?如果爱液减少在性交时疼痛不适又该怎么办?
  “爱液”从何而来?“爱液”是女性性兴奋初期最突出的表现,当女性接受情欲刺激后,阴道便会出现分泌物而使阴道变得润滑,开始为进一步的亲昵做好准备。几乎所有有性经验的人都知道,只有在这时开始性交才会顺利进行,否则阴道缺乏应有的润滑将产生疼痛并使性交变得困难。
  然而,阴道壁并没有腺体,但它有丰富的血管网,当机体受到刺激这些血管就会高度充血,以致血液中的液体成分从血管漏出进入阴道,使阴道保持润滑。与此同时,位于阴道口附近的前庭大腺也会加速分泌而参与阴道的润滑。
  阴道润滑一般是在机体接受有效性刺激之后10~30秒内出现的,随着性兴奋的增强特别是在性高潮期,阴道润滑将进一步增加。这种阴道分泌物的量, 一般能保证阴道口和阴道内有足够的润滑。在整个性交过程中,阴道都会分泌这种爱液,而当性兴奋下降特别是消失时,爱液便会以惊人的速度消失,这是因为阴道壁具有反向吸收的功能。这个时候,你们的“亲热”该是“曲终人散”了,如果男方还想继续下去,那只会给他的爱侣造成疼痛而使她反感。
  女性的“爱液”为何有多有少 阴道分泌物过多过少,对女性来说都会引起不适。阴道分泌物的多少及阴道的润滑程度,受年龄、体质、情绪、环境、健康状态以及性经验和爱侣双方的感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特别是受体内雌激素水平的影响,与道德意识无关。即使分泌物多,阴道特别润滑,不能认为是过分淫荡,只能说,这是某个男性对她具有特殊的吸引力,不能以此来判断夫妻感情如何。
  阴道润滑不足,可因种种心理应激、情绪不佳、紧张不安、自我感觉不良、事先爱抚不足以及女性缺乏激情等原因引起,当然也有一些女性是体内雌激素水平低下或先天性体质性因素造成的。少数人以为性交时的干涩疼痛是男女双方性器官大小不适造成,这是一种误解。阴道的润滑是一种正常的性生理心理反应,是性兴奋自然而然的反应,有些女性出于某些原因伪装性高潮,但是阴道润滑却是无法伪装的。
 (13287) 可点赞

杜甫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宋代(两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父亲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 早年随父住在汴京、洛阳,建中靖国元年(1101)18岁时与吏部侍郎赵挺之之子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夫妻志同道合,感情甚笃。靖康之难,李清照面对国破家亡的处境,于建炎二年(1128)避难至建康。次年,赵明诚病逝。李清照只身漂泊杭州、越州、金华一带,过着辗转无依的生活。最后在孤寂、抑郁之中了却残年。 李清照工书能文,兼通音律。她是第一位专门致力于抒情的女词人,把闺情词推向了一个新的艺术高峰,在词的发展史上有突出的地位,以词的成就最高,并有《词论》传世。在《词论》中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强调协律,崇尚典雅,讲求情致,代表了传统的婉约词派的观点。现存诗文和词集皆为后人所辑,现仅存的《漱玉词》就是后人辑佚而成。曾有《李易安集十二卷》和《漱玉集词》一卷等著作

鲁迅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本名周树人,曾用名周樟寿,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1]、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代表作有《呐喊》《彷徨》等。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评论列表 共有0条记录

  暂时没有评论,本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投稿,如有侵权或违规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发表评论重在参与,文明评论

copmyright © 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 蜀ICP备180333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