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情随笔

莲花池里莲花红

阅读  356 评论  0     55
 (55) 点赞

杜甫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宋代(两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父亲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 早年随父住在汴京、洛阳,建中靖国元年(1101)18岁时与吏部侍郎赵挺之之子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夫妻志同道合,感情甚笃。靖康之难,李清照面对国破家亡的处境,于建炎二年(1128)避难至建康。次年,赵明诚病逝。李清照只身漂泊杭州、越州、金华一带,过着辗转无依的生活。最后在孤寂、抑郁之中了却残年。 李清照工书能文,兼通音律。她是第一位专门致力于抒情的女词人,把闺情词推向了一个新的艺术高峰,在词的发展史上有突出的地位,以词的成就最高,并有《词论》传世。在《词论》中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强调协律,崇尚典雅,讲求情致,代表了传统的婉约词派的观点。现存诗文和词集皆为后人所辑,现仅存的《漱玉词》就是后人辑佚而成。曾有《李易安集十二卷》和《漱玉集词》一卷等著作

鲁迅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本名周树人,曾用名周樟寿,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1]、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代表作有《呐喊》《彷徨》等。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评论列表 共有0条记录

  暂时没有评论,本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投稿,如有侵权或违规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发表评论重在参与,文明评论

今日随机推荐散文精选#F6C67E

请等我长大 463
拥有忧伤,储藏忧伤 424
朋友对不起,原谅我一时忘记了你 424
一次有缘的邂逅 400
爱,有无法厮守的痛 419
内心的苦太多 395
不能离开我的视线 400
当等待成为痛苦 368
一份永久温存的美好 394
只是因为太年轻 395
每一次的别离 366
秋风里,秋叶片片飘零 347
我将何去何从 340
当我需要你的时候,你不在我身边 349
过去的我不再留念 341
闭上眼,我祈祷我不会再哭泣 347
多少的思念,就有多少泪 352
曾经的美好,一切都是过眼云烟 355
分开了这么多年 348
永远都不要忘记,岁月才是最伟大的神偷 345
阅读寄语:独特的花瓣,生命是盛开的花朵,绽放美丽,绚丽多彩;生命是精美的小诗,清新流畅,意蕴悠长;生命是优美的乐曲,音律和谐,宛转悠扬;生命是流淌的江河,奔流不息,滚滚向前。
Copyright © 2017-2024 CMS.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 蜀ICP备18033389号-2